10月31日,第二届亚洲城市文化国际海报展暨“一带一路”中国与东盟国融合数字艺术展中国巡展第一站牡丹江师范学院站,在牡丹江师范学院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亚洲设计周组委会联合马来西亚平面设计协会、澳门海报设计协会、亚洲设计联盟主办,由牡丹江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承办。展览得到了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数字创意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与支持。

(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张惠欣主持开幕式)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牡丹江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苏明哲教授,院副院长潘驰宇教授、刘晓峰副教授,鲁迅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大连)创新创业中心主任苗苹,黑龙江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宋建春教授,黑森林美术学校宋长龙校长,牡丹江市育英卓书法工作室教师樊瑞梅,牡丹江第十四中学教师孙楷博,牡丹江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全体师生及设计爱好者。开幕式由美术与设计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张惠欣主持。

(牡丹江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苏明哲院长致开幕词)
开幕式上,牡丹江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苏明哲院长致开幕词。她表示,本次展览以“数字赋能・文明互鉴”为主题,汇聚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设计力量,推动海报艺术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是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响应东盟发展战略的重要文化交流平台,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次展览,以视觉为桥、数字为翼,为深化“一带一路”文明互鉴注入新的艺术活力。

(鲁迅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大连)创新创业中心主任、亚洲城市文化国际海报展总策划兼总策展人苗苹博士介绍)
鲁迅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大连)创新创业中心主任、亚洲城市文化国际海报展总策划兼总策展人苗苹博士介绍,从首届到第二届展览,活动规模与影响力显著提升。本届以“一带一路”与东盟文化交流为核心,汇聚多国顶尖设计师与高校力量,搭建高水平跨国艺术交流平台。展览已在马来西亚、泰国等地巡展,并在中国成功首展,获得业内专家与媒体广泛关注,牡丹江师范学院作为中国巡展首站,意义非凡。苗苹博士表示,感恩各方支持,此平台有效推动了亚洲城市文化的数字艺术交流与传播。
本届展览共征集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作品3190件。经过严谨、公正的评审流程,最终遴选出来自168个高校及单位的180幅优秀作品入展,作品来自中国及马来西亚、泰国、越南、伊朗、俄罗斯等多个国家。涵盖特邀组优秀奖(最高奖)、入选奖和教师组、学生组、专业及社会组一、二、三等奖的作品和部分优秀奖、入围奖的作品。入展作品类别丰富多样,涵盖平面海报、插画、数字艺术动态海报类、数字艺术类及AIGC等多种形式,不仅凝聚了各国艺术家、设计师、高校师生及爱好者的才华与智慧,更生动展现了亚洲城市文化的多元风貌与蓬勃的创新活力。
开幕式结束后,苗苹博士为现场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她以展出的代表性作品为案例,从图形构成、文字设计等视觉语言出发,深入剖析了城市海报的创作范式,并结合手绘、摄影等多种艺术手段,阐释了当代海报在文化表达与媒介融合中的创新路径。

(牡丹江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潘驰宇主持讲座)
苗苹博士作为第二届亚洲城市文化国际海报展暨“一带一路”中国与东盟国融合数字艺术展策划者,在设计与文化传播领域兼具深厚的学术积淀与丰富的国际策展经验。其作品屡次斩获国内外重要奖项,多项研究成果与设计实践已成为行业标杆。本次分享中,她以“设计叙事与城市文化表达”为核心,深入阐释如何通过创意语言构建城市文化形象。她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经验,为青年设计人才提供了具有国际视野的指引与创新启发。

(牡丹江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苏明哲院长为苗苹博士颁发聘书)
为促进学术交流,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加强学科建设,牡丹江师范学院特聘苗苹博士为客座教授。仪式结束后,与会嘉宾及师生代表共同在展厅观看作品并合影留念。
本次展览通过数字艺术生动诠释了“数字赋能·文明互鉴”的深刻主题,成功构建了“展、学、研”一体化的交流模式,有力展现了“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文明对话与艺术交融。




(观展瞬间)

(展厅内合影)

(开幕式合影)